1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福建 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2023-02-23 10:09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福建

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許碧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擘畫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這是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生態觀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閃耀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輝。我們要堅定不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在更高起點上建設生態強省,讓八閩大地天更藍、水更清、海更碧、山更綠。

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美麗福建建設具有獨特優勢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黨領導人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標志性、創新性、戰略性重大理論成果,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為我們加快美麗福建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福建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期間,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和戰略部署,親自推動實施生態省建設戰略,親自組織和推動了莆田木蘭溪治理、龍巖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創新實踐,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戰略基礎、社會基礎和實踐基礎,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生態文明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對福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省建設布局,科學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這些重要理念、重大實踐和重要要求,是我們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福建的獨特優勢、寶貴財富。我們要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密融合,不斷開創福建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以實干實績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美麗福建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打下扎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省建設,扎實建設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省人民高度共識。

一是生態文明建設布局持續優化。歷屆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圍繞生態省建設總體要求,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繪就“清新福建”好山好水好空氣。在此基礎上,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制定實施美麗福建建設行動綱要,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的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系統部署安排。

二是綠色低碳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對南平、龍巖、三明、寧德4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以及34個縣(市、區)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從制度上促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我省以約占全國2.9%的能耗、2.4%的化學需氧量、1.5%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創造了約占全國4.3%的經濟總量。

三是污染防治攻堅推進環境質量改善。堅決打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攻堅戰,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三年優秀,霍童溪、福州濱海新城岸段入選全國美麗河湖、美麗海灣。2022年,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保持穩定,主要流域Ⅰ~Ⅲ類水質占比98.7%,近岸海域優良水質占比85.8%,全省森林覆蓋率65.12%,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優良并持續居全國前列。

四是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建立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試點,39項改革經驗向全國復制推廣。改革創新助推生態文明創建,武夷山成為首批國家公園,長汀經驗成為世界生態修復的典型,全省39個市、縣(區)獲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命名,6個縣(市)和1條流域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五是生態為民利民惠民獲得感明顯增強。全力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建立省領導包案整改、紅黃牌警示等機制。加強省級生態環保督察,自加壓力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8萬件,一批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不斷實現民有呼、我有應、事有辦、憂有解。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福建

黨的二十大全面部署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新時代新征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大決策安排。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好生態高顏值、促進發展高質量、服務民生高品質,加快建設美麗福建。

一是忠誠擁護“兩個確立”,以政治建設統領生態文明建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刻把握加強黨的領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大政治優勢,牢記生態文明建設“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推進黨的二十大部署的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戰略任務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省建設布局,健全“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發揮生態優先的導向、優化和倒逼作用,推動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推動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優化綠色布局,加快綠色轉型,倡導綠色消費,讓“綠色”成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最鮮明“底色”。

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并提升民生生態環境質量。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分類整治流域性、區域性、行業性污染,深入打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保衛戰。推進落后鍋爐裝備退出、廢氣污染超低排放,加強區域污染協同控制,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常在;深化江河湖庫生態環境整治、小流域污染治理,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消除城鄉黑臭水體,開展新污染物治理,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常在;強化陸海統籌,全面整治入海排污(放)口,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讓碧海銀灘、海豚逐浪常在;堅決整改、全面整改、徹底整改生態環保督察問題,依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加強土壤污染源頭管控,讓田園相依、百姓安居常在。

四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決守護生態環境安全。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防治外來物種侵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創新實踐基地創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緊盯化工園區、危險廢物、尾礦庫等高風險領域,嚴密排查、整治、防控環境風險隱患。保障核與輻射安全萬無一失。

五是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全面推進加快美麗福建建設。堅持系統觀念,以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園區為載體,成就“清新福建、人間福地”美麗愿景。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生態環境治理投融資機制,不斷策劃生成、落地實施、滾動接續重大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加快生態環境治理產業化發展,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作者為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來源:福建日報



會員企業鏈接
中聯環股份有限公司.png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隆力德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福建微水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圣元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威士邦(廈門)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鑫澤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波鷹(廈門)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嘉園環保有限公司
福建海峽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環境保護股份公司
高科環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泉州市天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創冠環保(中國)有限公司
分享網站